欧盟或将对中国电动车加税,专家:今年汽车出口仍将显著增长

zz467ee

时间 2024年6月12日 预览 4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8880175552938508/

2024-06-10 22:23·北京日报客户端

欧盟预计将于7月4日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比原定时间推迟了一个月。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公开表示,反对限制汽车贸易。

朔尔茨指出,隔离措施和非法关税壁垒最终只会让一切变得更贵,让所有人变得更穷。在此之前,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也表示,欧洲不会跟随美国对华征收关税,贸易战必须避免。

近期,跨国车企人士也纷纷表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违背公平竞争原则,将加剧通胀,并延缓经济绿色转型的进程。中国引领全球汽车电动化潮流,跨国公司需要与中国车企合作,在中国市场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全球此前从未出现对汽车反补贴调查

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以决定是否加征关税。被调查的三家中国车企是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中方已多次表示反对。

近期,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西班牙经济、贸易和企业大臣奎尔波在马德里共同主持召开中国—西班牙经济工业合作混委会第29次会议时表示,欧方以“产能过剩”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所谓“产能过剩”,过剩的不是产能而是焦虑;所谓“市场扭曲”,扭曲的不是市场而是心态。

“欧盟可能将要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目前只是有媒体这么报道,但还没有实际发生。”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本身就是罕见且不合理的,也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调查不是由欧盟企业提起诉求,而是由欧盟委员会发起。“涉及汽车行业的反补贴调查,在此之前还从未出现过。”孙晓红强调。

他指出,由于汽车产业链十分复杂,无论调查发起方还是应诉方,在技术上都无法进行或完成反补贴调查的定量分析。以此次调查为例,三家被调查中国车企的关联企业达到150家,调查工作量相当大,最终的结论很可能也是不完善的。由于没有先例,被调查企业不知如何应对,担心企业隐私与商业秘密泄露而感到不满;欧盟也不满意,抱怨中国企业不配合。孙晓红说,欧委会之所以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下了决心”,但其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动机并不完全出于贸易因素。

美国智库荣鼎咨询的研究显示,想要通过关税来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产生明显限制,欧盟所征关税必须达到40%至50%的区间。不过,欧盟目前正根据WTO规则评估潜在征税措施,规则对关税的要求范围是15%至30%。欧盟在历史上征收的反补贴税平均为19%。

有能力竞争的前提是公平自由的贸易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出口120.3万辆,其中特斯拉出口占比约29%。孙晓红介绍,2023年中国出口欧洲的电动车有三到四成是特斯拉,约两成是欧洲汽车品牌,中国自主品牌不到总量的一半。

“如果欧盟对中国出口的电动车加征关税,将带来双输的结果,表面上制约了中国生产的车,其实很多都是欧美的品牌。”孙晓红说。

日前举办的2024北京CBD论坛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刘云峰在“全球合作加速发展”中外车企圆桌对话会表示,大众正在中国加速推进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在中国市场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2023年,大众入股小鹏汽车,共同开发电动车平台。2020年至今,大众在中国新增投资总额为100亿欧元。

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政府事务总监张栋表示,特斯拉上海工厂在2019年实现当年开建当年交付,此后三年多累积生产超过200万辆电动汽车,离不开中国供应链企业的帮助。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供应链本土化率超过95%,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特斯拉也帮助很多中国供应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供应链企业。

与中国企业合作能够为欧洲汽车产业带来什么?孙晓红说,在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之后,欧洲制定使用生物燃料和柴油机的减排方案,走了很长一段弯路。中国则基于“缺油”和治理空气污染的国情,坚定走电动化道路。到《巴黎协定》签署后,欧洲在明确电动化道路时,已被中国甩在身后。现在中国既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又是一个引领电动汽车创新研发的基地。欧美车企参与全球竞争离不开中国市场,在中国投资与合作,还有助他们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非仅仅是中国生产汽车出口到欧美的简单过程。

“我们不会对外国企业关闭市场。”朔尔茨即表示,德国汽车行业受益于在华业务。他们能够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展开竞争的前提,是让贸易保持“公平和自由”。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仍会显著增长

欧盟委员会将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的时间推迟了一个月,据称是由于欧洲议会选举在6月6日至9日举行。如果在7月4日如期宣布,欧盟委员会有四个月时间与成员国协商,是否将临时关税变为永久性关税。

近期,美国和土耳其先后宣布对中国进口汽车加征关税。5月14日,美方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将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关税从25%提高到100%。6月8日,土耳其宣布对从中国进口汽车征收40%的额外关税。加上欧盟即将公布的关税措施,不禁使人担心更多国家可能对相关举措进行效仿。

孙晓红说:“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的措施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竟对中国电动汽车如此畏惧,采取旨在‘脱钩’的措施,意图完全阻断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可以说毫无道理。”

欧盟则是另外一个“故事”。孙晓红指出,由于中国汽车产业已经逐渐追赶上欧洲并在电动领域实现了超越,欧洲试图通过实施贸易保护措施保护自身的电动汽车产业,在三到五年的过渡期内使产业链发展起来。但欧盟的做法是站不住脚的,违背了公平竞争和WTO原则。

孙晓红表示,由于在节能、环保、使用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眼下电动汽车产业受到了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也受到各国消费者普遍欢迎。他透露,自己所在机构几乎每天都接到来自世界各国的合作需求,希望与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展开合作。

“即使面临一些保护措施,我们预计中国电动汽车和汽车的出口在2024仍会延续增长势头,实现15%到20%的增速,达到600万辆的规模。”孙晓红说。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