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第16次高考后回家帮母亲喂猪: 在班上被称学霸,仍想当物理老师

zz81533

时间 2024年6月14日 预览 7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614A04XUF00

2024-06-14 16:33·长报道·发布于湖北

6月9日,还有一个月就满35周岁的唐尚珺结束了第16次高考,平稳度过了“高十八”的生活。
在此之前,他像其他普通高中生一样,每天坐在河北衡水的一间教室里复习备考,清晨起床、做操、上课、午间休息和晚自习,很少回家。
因年龄与其他学生差距较大,学校破例给唐尚珺提供了一间单人宿舍。身为80后,他仍能融洽地与班上的00后同学一起吃饭,打篮球。
唐尚珺告诉九派新闻,离开河北回广西高考的当天,几名玩得比较要好的同学都出来相送。他人缘不错,复读到第15个年头,每年都能交上两三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朋友。在班上,他被称呼“学霸”“大哥”。
对35岁的他来说,坚持还是上岸,这是个问题。身边的好朋友和家人都劝他去读大学,“他们说,不管你考得怎么样,都应该去读了,走出这个高中,不要在这里面徘徊那么久。大学是一片新的天地。”
但在分数出来之前,他仍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再复读,“假如我考得不是很好的话,真的也不敢保证,确实没有办法给一个确定的答复。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6月9日晚,考完最后一门出来的唐尚珺。图/九派新闻 周雨禾
【1】倾向报考师范专业
唐尚珺的家乡上思县在广西首府南宁以南100公里,位于崇左和防城港之间。道路两段都是高大的桉树,农作物以甘蔗为主,一片郁郁葱葱。
6月,正值广西最热的天气,南宁到上思的路上,天气却雾蒙蒙的,时不时飘着小雨。
9日晚,结束最后一门生物考试的唐尚珺从上思中学考点走出来。他没注意天气的变化,提到出考场后心情一般,做题的感觉不是特别好,但高考的落幕仍给他带来一丝轻松。
9日晚,高考结束后,上思阴转晴,出现巨大落日。图/九派新闻 周雨禾
唐尚珺被称为“高考钉子户”的故事始于2009年。
他1989年出生于上思县一个距城70多公里的山村,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据澎湃新闻,唐尚珺小学毕业时,村里几十个小孩中,只有3个考上了县里最好的初中,他是全乡第一,但上中学后成绩落下。
2009年,唐尚珺第一次高考,考了372分;2010年,他复读后考了405分,刚上本科线,被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回忆起高三、高四的生活,唐尚珺向九派新闻解释,当时得了一种头晕的怪病,完全学不了,“高中三年差不多每个学期都会晕。头晕的话吃什么药,打什么针都没有用,所以第一次考试特别不理想。”
而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就听当乡村教师的父亲讲过20世纪90年代有邻村学生考上清华的故事。那人毕业后当了官,回来给家乡修路,“光宗耀祖”。
唐尚珺希望,自己以后的大学,至少得跨长江,渡黄河。清华大学成了他孩童幻梦的实体。
此后,被大专录取后的唐尚珺向家里谎称在南宁读书,实际上拿着家里给的学费回了钦州二中重新复读,接连拿下了475分(2011年)、505分(2012年)、530分(2013年)、573分(2014年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587分(2015年被吉林大学录取)、625分(2016年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的成绩。
2016年,27岁的唐尚珺高考成绩第一次过600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他本想着直接去读大学,同年,其父确诊肺癌晚期。他看到有民营高中的招生信息说,考上600分奖10万,便开始新的复读之路。
2017年起,唐尚珺被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等名校录取。2023年,35岁的他第15次高考,原打算去华中师范大学念师范类专业,最终因志愿被退档,再次复读。
今年,唐尚珺估计分数应该和去年相差无几,他仍倾向于报考师范专业,填“服从调剂”。
【2】对母亲感到愧疚
6月10日正值端午节,唐尚珺考完高考,回到钦州的一处农场,母亲在这里帮大哥一家喂猪。
农场位于钦州以南17公里,“山村”的概念在这里显得格外明确。大雨滂沱,行驶的汽车车窗覆盖一层水帘和雾气,桥洞也布满积水。穿过鸭圈、猪圈,唐尚珺看到满头白发的母亲在一旁的小屋迎接。
端午节,唐尚珺和母亲一起望着窗外的大雨。图/九派新闻 周雨禾
唐尚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母亲生他时已40岁,目前已年过七旬,一口客家话,身材矮小,但非常爱笑。
年复一年,唐母赶集,每次遇到别人问“小孩现在在哪读书”,她都无法应对,只能“头低低地走”。这让唐尚珺非常愧疚。
相较于儿子的高考,她更担心儿子的婚姻大事,在饭桌上劝说道,“钱可以在成家后慢慢找工作赚,结婚了就有赚钱的欲望了。”
唐尚珺笑着不答。他告诉九派新闻,自己目前比较享受“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生活。在小时候,家里比较穷,个人的认知也很有局限,总觉得考大学才有好出路,所以一直复读,希望能提高成绩。
自2014年开始,25岁的唐尚珺再没要过家里一分钱。他花得少,在学校用老年机,吃食堂,四五百块能用一个月,奖金刚刚能维持复读生活,解决不了更多问题。不停复读,不为挣钱,主要是不甘心。
“假如初中时,家族里有个大学生,能帮忙规划一下就好了。我觉得能考上清北的人,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天赋异于常人的,剩下10%到20%可能就是靠努力,但资质肯定也不差。还是不一样,我们都是靠自己摸索,当你慢慢摸出门道,已经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错过那个最好的年华。”他说。
【3】复读的风景在于终点
也不是没有后悔的时候。
唐尚珺告诉九派新闻,假设能回到过去,最想回到2018和2019年的时间点,那样的话,现在已经读完大学毕业了,那两年的高考成绩也相对较高。
“当时还是想考清华。因为在平常模拟考试中考了623分和645分的成绩,感觉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了。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就是觉得下一次会好起来。”
一位和他相熟的媒体人告诉九派新闻,唐尚珺外表柔和,但内心有着疯狂的一面。他对自己坚守的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